半截入土网

拒绝“躺平”和“摆烂”,让孩子的假期收获满满(特别家教1113期)

拒绝“躺平”和“摆烂”,让孩子的假期收获满满(特别家教1113期)

为了在特殊时期为家长提供特别的躺平家庭教育指导,全国妇联推出了“特殊时期 特别家教”微信栏目,拒绝假期家教家长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微课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和摆孩

拒绝“躺平”和“摆烂”,烂让让孩子的收获假期收获满满(特别家教1113期)

近两年, “躺平”“摆烂”在互联网上流行,满满这些网络热词是特别当下部分年轻人在压力较大和严重内卷的社会环境中自我排解、自我调侃的躺平一种方式,但对尚未形成稳定价值观的拒绝假期家教未成年人来说,在浏览网络信息时会受到这种 “丧文化”和“佛系文化”的和摆孩消极影响,容易出现“躺平”和“摆烂”行为。烂让2021年11月一项针对全国30多万中小学生社会心理适应情况的收获调查表明,孩子表现出“四无”现象,满满即学习无动力、特别做事无兴趣、躺平社交无能力、生命无价值感。学习无动力表现为在学习上被动、依赖,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父母和老师的督促就不爱读书和思考;做事无兴趣体现在对现实世界中真实的人、事、物没有兴趣,喜欢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社交媒体中;社交无能力是说孩子不擅于人际交往,缺乏一定的人际沟通能力;对生命无价值感是指孩子没有自我存在感,没有人生的追求,在学习和生活上缺乏积极的成就感和意义感。一些家长反映暑假期间,孩子在家百无聊赖,无所事事,没有上进心,学习没有动力,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缺乏积极行动,什么都不想做,不想读书、不想思考、不想户外运动、不想交友,口口声声表示要“开摆”。对于部分孩子在假期缺乏做事的内驱力,表现出“躺平”“摆烂”的心态和行为,父母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和积极应对?

“躺平”是一种妥协、顺从、放弃、自我矮化、不努力、不追求、不作为、不反抗的态度和行为。“摆烂”与“躺平”的意思相近,是指因为预见未来不好的结果而放弃努力和积极改变,任其发生,所以,结果注定是不好的。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认知决定情绪和行为。孩子之所以出现“躺平”“摆烂”的行为,是因为在他们的认知结构中存在自动负性思维,包括绝对化观念、以偏概全、夸大化、主观化和缺乏事实根据等不合理认知,容易导致他们出现悲观、消极的心态和情绪,对未来不抱希望,自我成长内驱力不足,缺乏人生目标和做事激情。


“躺平”“摆烂”现象的出现存在各种原因,但与不当的家庭教育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采用控制型和忽略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往往教出的孩子会更容易缺乏自主性、积极性和进取心,表现为消极、被动和依赖,持有的是固定性思维,喜欢待在“舒适区”,不敢面对挑战,没有坚毅力,缺乏掌控感和成就感。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不要一味地采用外部激励的方式要求孩子做事情,应注重激发孩子做事的内在动机。因为,真正让一个人幸福,激发个人内在行动力的不是外在物质的奖励或感官的暂时满足,而是事情本身的价值和意义。也就是说,高级社会情感需要的满足更能激发人做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孩子学习和成长来说,父母应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学习行为和成长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这样会让孩子体验到努力行为和成长过程带给他的成就感、快乐感和幸福感。对于假期孩子容易出现的“躺平”“摆烂”行为,父母不要只是一味的抱怨、批评和指责,这种做法并不可取,不但没有什么教育效果,甚至还可能适得其反,破坏良好的亲子感情。正确的做法应是:


父母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引导和鼓励;其次,父母和孩子一起合理规划假期生活,让假期生活丰富多彩;最后,父母要高质量陪伴孩子,和孩子共同实施假期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父母通过良好的亲子关系和有效的亲子沟通,与孩子平等协商,制定合理、可行的假期计划,对于孩子有效利用假期时间尤为重要。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父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计划的制定可以结合孩子自身的兴趣。父母在了解孩子真实兴趣的基础之上,在征求孩子的意愿、与孩子平等协商同意后,孩子会自觉自愿、主动自发地执行。


二是制定的目标应该真实、有效、可行。目标与孩子的能力相匹配,通过孩子的努力能够实现和达成,这种目标最有激励作用,更能激发孩子行为的内在动力。此外,采用“小步子原则”,对目标进行分解,逐步实现,能够让孩子具有掌控感和成就感。


三是计划应具有灵活性。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要根据周围的客观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优化,父母和孩子在制定A计划的同时,要有B计划甚至是C计划,以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四是计划实施过程中要有及时的反馈和评估。通过反馈评估计划的进展情况。同时,让孩子感受和体验到活动计划带给孩子的成就感和价值感。


在评估计划的进展过程中,引导孩子分享计划实施中自己的内心想法。如每天坚持亲子读书和户外运动后自己的收获有哪些,让孩子及时体验到自己付出的阶段性成果。有时孩子分享的内容或许不是家长想要的答案,但父母一定要接纳和尊重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并积极地引导。对于孩子取得的成绩进行正确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表扬他们努力的行为、过程、专注、细心、坚持、付出和责任,有助于培养孩子积极进取、坚持不懈的精神。父母要认知到,“躺平”“摆烂”的心态和行为,会不断强化孩子的消极、妥协、被动、顺从、颓废、缺乏责任感和不作为,会容易形成习得性无助,使孩子处于一种消极的状态中,对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长带来不良的影响。对此,父母应加以重视并进行积极应对,引导和帮助孩子高质量度过假期,自觉拒绝“躺平”和“摆烂”,让假期生活收获满满。通过积极的行动追逐自己的梦想,才能不负青春,才能有所作为。父母采用积极的家庭教育科学理念和有效方法,预防和应对孩子“躺平”“摆烂”的心态和行为,培养孩子的积极心态,激发孩子成长的内驱力,让孩子具有成长型思维,勇于挑战,体验积极的情绪和情感,提升自身的抗逆力,形成坚毅的品格,感受积极成长带给孩子的价值感、意义感、快乐感和幸福感。


来源:李兆良微信公众号

图片来源:摄图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半截入土网 » 拒绝“躺平”和“摆烂”,让孩子的假期收获满满(特别家教1113期)